请问谁能写一篇关于中国青年和新冠肺炎的作文初中?五六百字左右

发布于2022-03-21 17:10:20
2个回答
admin
网友回答2022-03-21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为广大青年点赞:“在这一次我国对新冠肺炎的战斗当中,我们广大青年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也相信,在未来,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中,广大青年也能起到主力军的作用。”

据统计,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1.2万多名是“90后”,还有一部分是“95后”,甚至是“00后”。在花样的年纪,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用最优秀的表现赢得了普遍激赏,这就是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战“疫”青春,灿烂绽放。《新闻联播》曾报道过投入疫情战斗的“90后”医生、“90后”民警、“90后”志愿者……他们风华正茂,勇挑重担,他们怀揣理想主义,富有现实关怀,为了光荣任务咬牙坚持,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

比如,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彭银华。“我还年轻,让我上”,疫情发生后,彭银华主动请战;“疫情不散,婚礼不办”,为了更好地投入战斗,他把原定在正月初八的婚礼取消,全力投入救治。在抗击疫情一线,彭银华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他年轻的生命定格在29岁,却铸就了救死扶伤的医者本色。

“90后”“00后”在疫情中的表现为人称道,他们勇于担当绝非偶一为之,而是在平时就是如此。比如,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参加工作后她勤奋好学,很快就成为科室骨干。据报道,“有事叫我,我来”是她工作中的口头禅。每次下乡义诊,她总是积极报名。夏思思所在的科室主任邱海华称,夏思思总是悉心照顾病人,对病人像对待亲人一样。

在工作中处处为病人着想,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才不会退避三舍,在*需要时才必能积极响应。有个细节令人动容,夏思思被感染后,在接受隔离治疗期间,她还向奋战在一线的同事表示,会尽快归队。夏思思接诊的那名新冠肺炎病人经过悉心治疗已痊愈,而她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29岁。

我们常说疫情防控是一次大战,也是一场大考。在大考面前,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不难发现,这一代青年更有全球视野、更有家国情怀、更有强大的行动力。4月28日,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公布,一支物流行业的青年车队入选。这支车队有何过人之处?原来他们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医疗消毒液、呼吸机、医疗防护品等救援物资,到卫浴、路由器等建设物资,再到米面粮油、蔬菜等生活物资……他们协同运转,保障了物资中转的高效,钟南山院士曾亲笔写信致谢并称赞他们“心系医疗援助一线,以最快的速度将急需医疗物资送达武汉”。据报道,这支由99名青年“火线突击队员”组成的车队,“90后”占23%,最小的才25岁。那种行胜于言的奋斗精神,令人赞叹。

“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人生处处有风险,时时有考验,跨过疫情防控这个挑战,还会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挑战在前头。不畏惧,敢于迎难而上;不犹豫,善于主动出击,就能穿过风雨迎来艳阳天。

“强国一代,青春脊梁!”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更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更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更无悔。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勇担重任、不负时代,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admin
网友回答2022-03-21

抗击疫情,责无旁贷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牵动国人的心。朋友见面、微信聊天、朋友圈分享,几乎三句不离最新疫情的进展。讨论的背后是人们对疫情的关注,也是对自身、家人健康的担忧。自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在网络上制造传播散布谣言营造恐怖氛围,利用消费者焦虑哄抬物价获取暴利,不仅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更影响社会秩序。疫情面前任何人无法置身事外,所有人唯有放下私利才能打赢这场战役。

  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谣言的止者。朋友间传递信息,相互提醒本无可非议,疫情面前相互提醒值得提倡,但故意造谣严重事态危言耸听,则超出应有的范围。这种为博取观众眼球而消费大众焦虑的行为,将对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危害。在互联网时代,谣言的危害会被成倍放大,尤其现在抗击疫情的紧急时刻,对社会的危害难以估量。因此,制止谣言的捏造,终止谣言的传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疫情面前所有人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近日,专家呼吁,没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去武汉,武汉人没有必要的事情也不要离开武汉。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行动的*,但疫情当前还应当以大局为重。

  疫情的防治考验着我们,这不仅是一场医疗人员的战斗,更是一场全民的战斗。对抗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但必须清醒冷静。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合力。

  用科学精神和公民素养,给战胜疫情增加砝码

  犹如当年的非典防治战,这场敌人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战争,所挑战的不只是医疗机构,也是对全民共同体,乃至每个人的考验。

  不少时候,碰到灾难等突发状事故,舆论都会习惯表达“我们都是xx人”,但就关联度而言,恐怕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人传人”的传染病疫情,能让我们更真切的感受到——“我们都是防疫人”。

  钟南山院士就建议,“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此类忠告和防控应对,需要每个人的配合,也必然会或多或少影响到不少人一时的便利、打乱原有的春节计划。像一些人原本约好的同学、亲友聚会,可能就得注意场合乃至取消,甚至一些商业行为也难免受影响。

  必须承认,不少防控工作,尤其是涉及管控、监测、检查等,都是以削减民众的便利程度、牺牲局部利益为前提的。其中一些或可通过构建合理的机制来实现社会共担,但有一些可能注定需要个体的承担,这是必须接受的事实,也是非常时期的不得已而为之。

  本质上,这次疫情也是对民众科学素养与公民精神的“拉练”。多相信科学,遵循那些科学的“自我保护指南”,别被那些蹭疫情夹带私货的“鞭炮防传染,吸烟能消毒”、兜售阴谋论的“生物战”话语所蒙蔽;多循守理性,不盲目不恐慌,服从防疫的管制安排,尽量避免成为交叉感染的一环……这些都是个体应有的“价值自觉”。

  当无数的个体能真正依据科学精神、秉持公民素养,合理调整防疫期的个体行为,全社会战胜疫情的砝码就大一些,成本就更低一些,最终带来的公共利益增量,也将回馈给每个人更多的安全感。

  病毒所挑战的是整个社会的应对系统。这个应对系统里面,没有人可以例外。目前病毒的传播和疫情发展,仍有诸多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是个体还是相关部门、机构,在应对上多一些“打提前量”和冗余准备,少一些盲目乐观和侥幸,多一些配合、公开,少一些自行其是,这样人们的从容就多一份,战胜病毒也能愈发可期。

  说到底,就是科学精神和公民素养越充沛,越能给战胜疫情增加砝码。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