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阻和热电偶的区别和作用是什么?

发布于2022-01-12 22:28:52

都用在什么场合?

2个回答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12

热电阻是根据导体电阻率随温度变化原理而制成的,热电偶则是根据两种不同金属在熔结在一起时会因为势磊电势不同而产生电动势原理而制成。常用的热电阻多用于测量-100℃~400℃范围,分度多为PT100分度,也必须使用PT100分度的温度控制器。常用热电偶多用镍丝和铬丝熔结而成,分度为K分度,常用来测量0~1100℃温度,也有铂丝和铑丝制作而成的,分度为S分度,可用来测量0~1600℃温度,在使用温度控制器要注意必须按热电偶来选用合理的分度。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12

热电阻和热电偶都是温度检测传感器,由于温度传递存在滞后,因此温度控制需要采用PID进行超前控制。

它们作为温度检测元件,表面看似都是测量温度的,但是它们区别还是挺大的。

首先是它们的测温原理,热电偶是基于热电效应工作的,热电阻利用导体本身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工作。由于根据它们测温原理的差异,热电阻输出信号是热电阻信号,而热电偶输出的是毫伏信号且要区别极性。其次就是接线连接,热电偶采用两线制,热电阻采用三线制。热电偶采用两线制在实际应用中还需专门的补偿导线,用补偿导线的目的进行冷端温度补偿。而热电阻在应用过程中连线电阻会变化可能会跟热电阻值变化产生叠加,导致热电阻的测量误差,因此应该采用三线制接法消除连线电阻的影响。

上述该只提到它们的测温原理和接线连接方式,还有它们的实际使用环境。热电偶通常用在高温环境,而热电阻一般用在低温环境,因此明显的得知热电阻的测温宽度相比热电偶是要小的。根据热电偶的测温原理理论上讲只要是两种导体都可以做成热电偶,但由于实际测温的对测量精度和使用等一系列要求,因此对热电偶的热电极材料也就有要求了。对于热电阻而言也是差不多的,虽然多数金属导体的电阻也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但是并不能都做热电阻的材料。

根据上述提到,目前想找到完全符合热电偶和热电阻测温条件要求的材料很困难。根据已知的,热电偶国际化标准有八种型号热电偶(K型E型S型R型等),而热电阻有两种材料的,分别是铂热电阻和铜热电阻。

列举些热电阻和热电偶传感器的测温范围及100℃的热电势和热电阻值。

热电偶

铂铑10-铂(S型)(0-1300℃),T=100℃,E(100,0)=0.646mV。

铂铑13-铂(R型)(0-1300℃),T=100℃,E(100,0)=0.647mV。

镍铬-镍硅(K型)(0-1200℃)T=100℃ E(100,0)=4.096mV。

镍铬-康铜(E型)(-200-760℃),T=100℃,E(100,0)=6.319mV

热电阻

铂热电阻(pt100)(-200-850℃),T=100℃,R=138.50Ω

铜热电阻,(Cu 50)(-50-150℃),T=100℃,R=71.4Ω。

回到
顶部